家長們是不是發現小朋友在睡覺的時分總是汗濕衣服、枕頭乃至被褥呢?這種狀況就叫做“盜汗”,那么中醫醫治盜汗有什么好方法呢?下面我們就一同來了解下吧。
小兒盜汗的按摩醫治方法
1、按揉腎頂穴300次,以拇指端按揉之。
2、揉二馬穴100次,以拇指或中指端揉之。
3、補脾土300次,將患兒拇指屈曲,醫者沿其拇指橈側緣,由指尖面向指根;
4、補肺經200次,在孩子的無名指面由指尖面向指根;
5、揉勞宮穴200次。
6、順時針摩腹1分鐘。
7、捏脊6遍:讓患兒取俯臥位,醫者坐落其反面,先在患兒背部悄悄按摩兩遍,使其肌肉放松。
然后醫者以雙拇指橈側緣頂住皮膚,食、中指前按,三指一同用力提拿皮膚,雙手自下而上替換捻動向前(自長強起至大椎止)為一遍;從捏第二遍初步,每捏三下再將背脊皮提一下,并在腎腧、脾腧、胃腧、肺腧穴處重提。
食療方
下面這幾個食療方,對改進孩子出虛汗有不錯的效果,家長可以挑選測驗。
1、麥棗糯米粥
預備小麥60克,紅棗15克,糯米15克。將小麥、紅棗、糯米分別洗凈,一同入鍋,加水適量,用大火燒開,再轉用小火熬煮成稀粥。每日一次,連服5~7天。
此方能補脾和胃、斂汗安神,適用于身體虛弱,醫治出虛汗等癥。
2、黑豆桂圓大棗湯
取黑豆30克,桂圓肉10克,紅棗30克。將上述材料洗凈放砂鍋內,加水適量,用慢火煲1小時左右,一天內分2次服完,連服15天為一療程。
此方有補血、安神、健脾、補腎、益陰等成效,對出虛汗及營衛不調之汗癥均有用。
3、小麥紅棗粥
取小麥、紅糖和紅棗各適量,漸漸熬半小時左右,假定小麥煮爛,取湯給寶寶喝,每日兩三次。此方為養胃方,胃好,身體就強健,則汗自止。
4、豬腎山藥歸參湯
預備豬腎1個,山藥5克,當歸5克,黨參5克,生姜1片,鹽適量。將豬腎切片放入鍋內,黨參、當歸入布袋后放入鍋內,加水煮沸后參加生姜、鹽、小火煨至豬腎熟爛,去藥袋,再將山藥搗碎下入鍋中,稍煮即成。
此食療方有益氣、補腎、養血之成效,適用于小兒虛汗伴夜間驚醒者。
5、泥鰍湯
預備泥鰍100克左右。泥鰍用溫水洗去粘液,剖腹去腸洗凈,用油煎至黃色,加水一碗半,煎30分鐘,鹽調味,一天內分次吃完。(幼兒可飲湯不吃泥鰍)。連吃3~5天。此方有補虛、暖脾胃、止虛汗之成效。
家長必定不要忽視小兒盜汗的問題,假定孩子常常出虛汗,最好帶孩子看中醫或西醫,找出病因,然后對癥醫治,避免孩子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。